号称目前最小的卡片电脑,传说只要5美元(天朝就别想了)——提到这些,相信稍微关注点行业新闻的同行们都已经知道是什么了,那就是来自树莓派的一款超小号SBC— Zero,树莓派零蛋。树莓派的名号大家已经耳熟能详,而zero则是以小巧及超高性价比出名。对于单板机或卡片电脑,大家最熟悉的无疑是树莓派,此外还有很多类似的如香蕉派香橙派等,简直是一场水果派的盛宴。不过,等等,今天咱们要说的与前面的都没有半毛钱关系。千万不要打我,我不是打广告的。今天本人要介绍的是一款国内与树莓派zero一样主打小体积的卡片电脑:友善之臂 NEO,他有着和zero一样甚至更小巧的身材,当然,zero是个“瘦瘦”的小美女,今天的猪脚长得略微方正一点。

“ NEO是友善之臂团队面向创客,嵌入式爱好者,电子艺术家,发烧友等群体推出的又一款完全开源的掌上创客神器。”

这是友善之臂官方对这块板子的介绍,看起来牛A哄哄的一段简短蚊子,可以看出 NEO的定位和目标对象主要是面向创客和电子爱好者等,而厂家也确实针对创客出了不少产品,其多个型号的卡片电脑在国内甚至部分国外地区都深受欢饮。废话不多说,先来看看这款号称与树莓派zero争锋的单板机:

NEO包装看起来很沉稳厚重,该板有256M 和512M RAM两个版本,本人手里拿到的是512M版本,

除了外壳很结实,内部包装的保护也做得很好,完全避免运输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磕碰损伤。

东西倒是很少,除了NEO主板,就只有一张说明书,上面简单列明了 NEO开发板的特性和使用方法,不过太简洁了,对于新手来说这个说明书其实没什么用。不过不要着急,本文后面会详细讲解如何开始使用本开发板。

来几张 NEO开发板的特写,仔细看看,外观总体来说很精美,因为做得小,原件密集度很高

开发板特性

NEO以小为主要特点,尺寸只有40mm*40mm,树莓派zero尺寸是65*30,但从面积上来说NEO还更小,不过NEO使用了有线网口,大的USB借口,整体比较厚,和树莓派zero算是各有千秋,更多关于树莓派zero信息可以看另一位朋友的评测:

尺寸:

资源:

CPU: 全志 H3,四核 -A7,最高主频1.2GHz

512M DDR3 RAM

10/100M 以太网接口

SD卡槽用于插入SD卡用作系统硬盘

一个USB主机接口

Micro USB用于OTG功能和电源输入

4Pin 串口调试接口

36 Pin GPIO,包括 UART,SPI,I2C等

操作系统: u-boot,

板上GPIO布局:

开发板的使用

简单介绍了 NEO开发板的基本情况后,下面开始介绍怎么使用开发板

首先,准备工作,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

1. NEO主板

2. Micro SD卡,至少8G,Class 10

3. USB SD卡读卡器

4. 5V/2A DC USB电源

5. 大电流USB线

6. USB无线网卡,网线(可选)

7. USB转TTL串口线和模块

8. 杜邦线若干

下面开始制作启动系统

准备好SD卡和读卡器

系统制作

需要一张大于8G的Micro SD卡和一个读卡器,然后去Nano PI NEO下载地址(文末)下载官方发布的最新固件放到方便的位置,并解压zip文件得到img文件,如下图

准备工作做好,下面正式开始烧写工作

1. 运行 df -h

2. 将sd卡插入USB读卡器,然后插入电脑

3. 再次运行df -h

比较两次运行命令的结果,可以看到多出来的 /dev/sdc1就是刚刚我们插入的U盘,也就是SD

卡,设备是/dev/sdc,有一个分区是 /dev/sdc1,

4. 卸载SD卡

/dev/sdc1

#注意:是 /dev/sdc1,后面有分区号,如果插入的sd卡有多个分区,如 /dev/sdc2,需要把每个分区都分别,该操作可能需要sudo权限, sudo /dev/sdc1

5. 烧写img文件

sudo dd bs=4M if=-neo-linux–core-qte-sd4g-.img of=/dev/sdc

#注意1:是 /dev/sdc此处没有分区号,因为是将文件写入整个SD卡

#注意2:该命令执行烧写过程会消耗一定时间,而且没有任何进度提示,终端会卡在这里好像死机了一样,其实是正在烧写,没有死机,需要耐心等待

#命令解释:

dd 文件烧写命令

bs :block size,此处指定为4M,也可指定为1M等

if: input file,输入文件,也就是我们需要烧写的img固件文件

of: file输出文件,此处输出到sd卡,也就是/dev/sdc

当出现类似这样的输出的时候,烧写完成了,从输出我们可以看到,总共写入文件3.9G,耗时315s,也就是说在这5分多钟时间里终端都没有任何反应,处于假死机状态,平均写入速度12.4 MB/S

至此,带启动系统的SD卡就制作好了,接写来就可以将SD卡插入Nano PI NEO启动系统了

如果将sd卡拔掉重新插入电脑,就可以看到sd卡此时有了两个分区,sdc1和sdc2,分别是roofs和boot,也就是跟文件系统和启动分区

进入相应文件夹就可以看到相关文件,也可以修改相关配置

目前跟文件系统分配了3G的空间,官方推荐可以扩展跟文件系统,将sd剩余的所有空间都分配给,以保证有足够的空间可以使用,这里就不详细讲解了,PC命令:

sudo /dev/sdc2

sudo /dev/sdc unit % 2 100 unit MB print

sudo -f /dev/sdc2

具体结果如下:

可以看到扩展后分区的大小为15G,本人使用的是16Gsd卡

也可以将sd卡插入NEO,开机后运行 sudo 命令即可

启动系统

将sd插入 NEO卡槽,上电系统自动开始启动

如果绿灯常亮,蓝灯闪烁,则系统开机成功

预先将调试串口链接到电脑,可以看到启动过程中输出的一些信息

调试串口波特率 ,8数据位,无校验位,1停止位

系统启动完成后就可以从串口调试口登陆系统了,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fa

系统是 15.10

登陆成功

查看一下文件系统

和再SD卡插入电脑看到的分区内容一样的

根文件系统15G,和之前分配的一样

切换到root用户,运行命令可以查看cpu信息

四核cpu,当前温度60

使用网络

NEO设计了有线网口,可以用网线链接网络或路由器,不过网线太麻烦,这里选择使用无线USB网卡来链接网络

插入USB网卡,运行 -a

如果看到有wlan0则说明网卡可用

修改网卡配置文件链接网络

vi /etc//.conf

ssid是WIFI名称,psk是密码,然后保存退出,重启网卡

命令:

wlan0

ifup wlan0

网络链接成功,ip地址是192.168.1.131

ping一下确定网络正常

当网络链接好后,我们就可以使用ssh来登陆NEO了,所以如果没有串口线,另一种直接使用ssh登陆的方法就是,将sd卡插入电脑,在电脑端修改上面配置无线网卡的配置,然后插入无线网卡上电,则开机可以直接使用网络,此时再使用ssh登陆,当然,开机前插入网线链接路由器也是可以的

ssh登陆

命令:

ssh fa@192.168.1.131

fa是用户名,也可以是toot

@后面是NEO的ip地址

然后输入密码 fa

登陆成功,界面可以有颜色显示,比用串口登陆看着舒服一点,当然串口可以和ssh同时登陆,ssh也可以同时再多个终端登陆,

经过以上随便倒腾一会之后在查看cpu信息

cpu温度升到了69度,这还是基本没做什么高负荷繁重任务的前提下,如果做一些例如较大程序的编译之类的,使cpu高负载运转,温度可能会高的很“可观”,所以这块板的发热比较严重,官方建议搭配一个配套的散热器一起使用。

以上就是开发板的开发前期的基本使用,包括系统制作启动,UART Debug,SSH登录系统等操作的简单介绍就到这里。

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 NEO单板机的一些基本特性和初步使用方法,除此之外, NEO提供了丰富的GPIO扩展接口,包括了UART,SPI,IIC多种常见通信接口,另外友善之臂官方也提供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扩展器件,方便了开发者,可以自行焊接插针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学习,由于写本文时还没有焊接,手边既没有焊接工具也没有配套配件,暂时不方便演示,读者可以参考官方的一些文档和教程学习和开发。

(题外话:这是笔者第一次操刀Linux系统单板机评测,写的不好不足的地方欢迎大家提出建议和意见,更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。)

官网地址:

官方帮助文档:

固件下载:#list/path=%2F

点击